Insert title here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资讯>>要闻
武汉战“疫”记:流调缉“凶”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发布人:来康圣      信息来源:大众网      发布日期:2020-03-07 09:04:09      浏览次数:53635次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战“疫”记:流调缉“凶”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中新社武汉3月5日电 题:武汉战“疫”记:流调缉“凶”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在战“疫”一线,流行病学调查员(以下简称流调员)犹如侦察兵,抽丝剥茧拼接碎片信息,尽快找到感染源、摸清传播链,为阻断疫情蔓延赢得时间。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童叶青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讲述流行病学调查如何缉拿真“凶”。

若迟一分钟,病毒便多“逍遥”一分钟

童叶青介绍,从接到流调通知,流调员便进入高速工作状态。第一时间去病房询问病例、根据所获信息出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找出密切接触者。“所有确诊病例都需2小时内完成信息直报,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争分夺秒是为了和病毒扩散抢时间。童叶青说,尽快找到病例的传染源、查清传播链,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源头上扼住病毒的“咽喉”,这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尤其是出现聚集性疫情时,对指示病例(指聚集性疫情中率先发病的患者)的流调至关重要。若迟一分钟,病毒便多‘逍遥’一分钟,风险可想而知。”

“我们的团队24小时待命,半夜去做调查是常有的事”,童叶青介绍,无论是隔离点还是ICU病房,流调员都要亲临疫情处置第一线。“和一位病人沟通至少要30分钟,有时病人声音微弱,凑近了才能听清对方说话。流调表也不能带出,贴着玻璃让病房外的队友拍照保存。”

询问病例是第一步,随后整理信息、录入数据库、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整个流程环环相扣。“队伍中每个人都是‘战时’状态,困了就睡会儿,其余时间基本都扑在工作上。”童叶青说。

看似不起眼的信息让调查峰回路转

“你从哪儿来?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接触过?”……流调员面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做到“沙里淘金”发现关键线索、成功缉拿真“凶”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

“流调员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童叶青说,“断案”过程中获取真实信息尤为关键,而有些人出于种种顾虑可能不愿配合。“这时候我们要耐住性子把危害跟对方讲清楚,配合调查既是保护自己,也是让身边与之密切接触的亲人朋友尽快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减少传播他人的风险。”

流调员也是“细节控”。童叶青记得,一次深夜和同事去病房调查一起聚集性疫情。“我们仔细询问了很长时间,病人发病时间和传播逻辑却始终无法捋顺”,最后病人回忆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发病前两天参加会议时,邻座一个不相熟的人有咳嗽症状。”这一信息成为童叶青“破案”的关键,碎片信息最终形成完整的拼图,这起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随之水落石出。

“通过调查才能穷尽所有的密切接触者,为防控赢得时间”,童叶青说,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将揭示传染病流行规律,这对疫情趋势研判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专业支撑。

疫情形势向好公众防控意识不能松懈

现阶段,湖北省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遏制。童叶青认为,“疫情发展后期,需要开展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查明病例是否全部在管理视线中,更全面地查找、判断和控制传染源。”

“在一些重点场所和地区,我们要求做到‘一病例、一预警、一核实’,如此才能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童叶青说。

他表示,疫情趋势向好并不意味着公众可以放松警惕。“大家依然要戴口罩勤洗手,家中每天通风两次以上,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自疫情发生以来,童叶青带领的“流调队”已在一线奋战了60多个日夜。“等到全省的疫情完全结束,并做完后期的总结评估,我们的工作才能暂时告一段落”,童叶青说:“现在大家仍保持着满格战斗力,疫情不退我们不收兵。”(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返回首页
更多新闻,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百灵网官方微信(beelink1998515)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点赞有0人与您观点相同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Insert title here